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:外需修复信号进一步确认

投资要点

    2023 年9 月,月进中国出口同比-6.2%,出口预期值-7.6%,数据前值-8.8%;进口同比-6.2%,点评预期值-5.7%,外需前值-7.3%;贸易顺差777.1 亿美元。修复信号对此我们认为:

    外需修复信号进一步确认,进步进出口价格延续改善。月进剔除基数影响下,出口本期进、数据出口的点评两年复合同比增速较前值均出现一定回升。量价拆分结果显示,外需9 月进出口的修复信号价格同比降幅较8 月收窄,结合9 月PPI 同比延续回升,进步价格改善或继续助推本轮贸易回升。月进

    本期出口端的关注点:

    对美国出口企稳,对欧出口改善;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均有回升。从两年复合同比的增速来看,本期中国对欧出口出现上升拐点,但对美出口未能延续回升势头,美国新一轮补库周期和制造业产能启动对中国外需的驱动仍需时间。此外,本期中国对东盟(除新加坡)、俄罗斯、印度、拉美和非洲等经济体的出口增速均出现提升。

    金属制品和纺织品回升带动出口反弹,传统消费电子有一定改善。钢铝材料等顺周期品类的出口回升,对全球外需修复同样具备指示意义。机电品上,汽车产业链仍维持了较高的出口景气,手机电脑和音视频设备等传统消费电子的出口出现回暖。

    本期进口端的关注点:

    资源输出国仍是中国进口的主要拉动,从欧进口也出现较大改善。本期中国进口的主要拉动仍来自于俄罗斯和澳大利亚。从边际变化来看,本期中国从欧盟进口的改善幅度最强,从日韩进口也有一定回升。

    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下滑,带动机电品进口回落。本期机电产品进口未能延续7 月以来的回升走势,同比增速出现一定回落,主因在于集成电路的拖累。集成电路进口价格基本企稳,进口数量则出现明显下滑。

    价格回升叠加外需修复,明年出口或存在一定增长空间。明年全球货币政策周期较大概率出现转向,外需或迎来一定修复。根据IMF 预测,2024 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进口需求较2023 年均有明显提升。叠加全球大宗商品可能维持供需紧平衡格局,以及基数效应减弱,价格回升或继续助推贸易读数,后续出口或存在一定增长空间。而在出口回升周期下,两大结构性机会值得我们关注:一是关注全球产业重构受益经济体的需求机会;二是关注一带一路等“再工业化”经济体的资本设备品需求。

    风险提示:疫情不确定性风险,地缘政治风险,经济下行风险。